2009/12/19
女人長得漂亮是優勢,但在宗教上,美貌可能是個原罪
女皇宮就流傳著這樣的神話...
柬埔寨之旅的第三天,我們來到吳哥皇城裡雕刻最精采的建築
且被喻為「東方蒙羅麗莎」的女皇宮
一早,灰暗的天空飄著細雨,導遊並沒要我們攜帶雨具
因為雨季已過,這樣的細雨幾分鐘之後就停了...
叢林裡偶而可見入此高大的巨木,走在其旁除了感嘆造物者的力量,也感受到人的渺小
女皇宮(Banteay Srei,即「女人的城堡」之意),又譯為班蒂斯蕾
建成於公元967年的女王宮是當時吳哥唯一非國王所建的主要廟宇。
主要供奉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前身)的濕婆神
它的建造者是羅真陀羅跋摩國王(RajendravarmanII)的一位大臣Yajnavaraha。
根據奠基石的記載,Yajnyavaraha既是一位學者也是一名慈善家,救助人民於病痛、冤屈或貧苦。
建造當時怕冒犯到國王,因此女皇宮的尺寸明顯比其他吳哥寺廟來得小,
入口大門僅僅只有150公分,出入皆需要彎著身體,也因此宮殿建築充滿女性之美、高貴晶瑩華麗。
女皇宮於11世紀被進一步擴建和改造。
至於吳哥王朝並沒有像中國歷史上有著武則天這樣的女皇帝
女皇宮也只有關於美女的神話故事,名稱應該有過度美化之嫌
(文章忠於行程簡介,所以照著寫囉...)
倒是個人比較喜歡"班蒂斯蕾"這個名稱,聽起來和善且優雅.......
當年所用的紅色石英砂岩質地堅硬不易風化
藝術家術家創作的細緻玲瓏的浮雕仍是保存的鮮明亮麗,
是吳哥皇城裡雕刻最精采的建築。
當我們尚未進入參觀時,即被大門的山形牆上精緻的雕刻所吸引...
牆上雕刻著印度教中守護東方的因陀羅,他端坐於長著三個頭的白象之上
而這三個頭的白象就像中國神話的雷公電母雨神...
象在當地神話代表著水的意思
這種俗稱粉紅石的紅色石英砂岩也不知是從何處取得
附近的土質也屬黏性較強的紅土
照片一拍幾乎紅通通一片....
超精美的雕刻...真的令人讚嘆不已...
只能當外牆使用的火山岩
女王宮和多數高棉廟宇一樣面朝東方。
踏入最東邊的瞿布羅(拱門,Gopura),便可見一條67米長的鋪道一直通向女王宮的主建築群。
主建築群由三層院落(Enclosure)圍成。
神廟在最內層的院落內,神廟的東北方和東南方有兩座通常稱為圖書館的小型建築。
由於女皇宮是高棉建築史上,第一次將神話故事雕刻在山形牆上。
既然談到神話...也跟往後遊記裡的建築雕刻有關
那就先介紹一下婆羅門教(現今印度教的前身)的三大天神
-破壞、再生和舞蹈神濕婆(Shiva)
佛教稱為大自在天,妻子為雪山神女,在印度的影響最大
-創造神梵天(Brahma)
佛教稱為大梵天王,他創造了世界萬物,他的坐騎為孔雀,妻子是辯才天女
在泰國影響力相當大,俗稱「四面佛」。
-保護神毗濕奴(Vishnu)
佛教稱為遍入天,有眾多化身,其中最著名的是大黑天神克里希納。
他的坐騎為大鵬金翅鳥,妻子是吉祥天,印度教徒有一派專門供奉他
就來看圖說故事吧~
獅面人那羅希摩撕開魔王希蘭亞卡西普胸膛的場景
在很久很久以前.....
希蘭亞卡西普(Hiranyakashipu)是個邪惡的國王,又得到了大梵天(創造神)的祝福,
讓他擁有俊帥的外表且不論在白天或黑夜,
室內或室外都不會受到人、神、獸、妖的傷害,魔王有了這樣完美的庇護之下,開始為非作歹....
毘溼奴(保護神)後來化身為獅面人身的那羅希摩Narasimha(獅頭人身<=非人、神、獸、妖)
在黃昏(不是白天也不是晚上)時門框內(不是室內也不是室外)將他殺死
毘溼奴將蘭亞卡西普的胸腔撕裂,掏出內臟來。
雕刻中毘溼奴的神情還蠻兇殘的,反倒是邪惡的國王一臉無辜樣^^"
佛教所說的相由心生,似乎也應證在神的身上.....
習慣電影好人嚴懲壞人的暴力手段,
但對神也採用相同手段還是不大適應
我一直以為當神不是要一直唸一直唸,唸到壞人瘦不了而投降嗎?!(還是周星星的電影誤導我^"^)
150公分的門...
我們即將進入主殿
以入口處的遊客當比例尺就可以知道女皇宮是座多麼小巧的廟了...
漂亮的雕工
女皇宮最有名的就是幾尊"蒂娃妲女神"的雕像了,素有「東方的蒙娜麗沙」之稱。
法國藝術家羅丹目睹後曾形容為:「予人驚奇的惑美」!
這麼漂亮的雕刻作品在20世紀初曾引起國際事件
話說1923年法國作家馬爾羅從女王宮偷走了四件女神像,案件轟動一時。
馬爾羅很快被逮捕,失竊的女神像也隨即被送回柬埔寨...
連法國作家都無法克制而做出偷雞摸狗的蠢事...由此可見其魅力
(我承認我還掛念著著寶劍塔那1500顆鴨蛋般大小的寶石啦....)
女皇宮正殿山牆上的濕婆神毀滅之舞浮雕,濕婆神正跳舞結束一個劫波(世界週期)。
右下角的女神是濕婆之妻雪山神女,左下角有個醜陋的女生...
女皇宮的主題神話終於出現了....
話說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個女修羅因為認真修練的關係得到了大梵天的祝福,讓她擁有無比的美貌,
結果引起天上男性眾神為她爭風吃醋,殺來殺去搞的天庭大亂...
濕婆神就生氣抓狂了...
濕婆神跟男性眾神說你們因為她的美貌這樣吵來吵去殺來殺去,
我就讓你們看看她真正的樣子,然後他就跳起破壞之舞毀滅那個女生的美貌...
以上這個版本以該宗教的本質而言...可信度比較高
還記得剛剛那個毘溼奴(保護神)將蘭亞卡西普國王撕裂的故事嗎?!
以下的版本就不大一樣囉
華僑導遊說
女修羅因為認真修練的關係得到了大梵天的祝福,讓她擁有無比的美貌,
結果引起男人為她爭風吃醋,殺來殺去搞的凡間大亂...
女修羅因為不忍心看見眾男人因為她的美貌這樣吵來吵去殺來殺去
就自我毀容,了卻這群有異性沒人性的男人(這樣寫會不會太誇張...哈)
凡間百姓受到她精神感召,濕婆神就封她為女神....
也許導遊是佛教徒,所以說法會比較偏向佛教的邏輯安排
不過婆羅門教的神話故事聽起來算是比較暴力一些
巴林與須羯哩婆的對決
出自印度兩大史詩之ㄧ的羅摩衍那
這故事有點長,而且這故事跟往後遊記中的小吳哥城的牆上雕刻也有關係...
話說很久很久以前....
猴王巴林(Vali)與弟弟須羯哩婆(Sugriva)打怪打到森林中
(猴子的世界就是看誰拳頭大+牙尖嘴利才能擁有後宮三千佳麗^"^)
兩猴追怪追到洞窟前遇見化身水牛的羅剎(Rakshasa)。
羅剎躲入洞窟中,
巴林交代弟弟須羯哩婆(Sugriva),如果洞窟中流出藍血,那是羅剎的血,代表我打贏了;
如果流出的是紅血,那是哥哥我的血,代表我輸了,
屆時你ㄧ定要用大石將洞口封死,以免羅剎出洞。
決鬥進行了七天七夜,洞口不只流出藍血,也流出紅血。
須羯哩婆無法判斷洞內的輸贏,只得依洞口流出的血量來判斷
看似紅血較多(想到後宮佳麗三千....哈),選擇以大石將洞口堵上,
接著回國發佈猴王巴林的死訊,繼而登基為王。
至於真實的情況,其實是巴林打贏了。
在好不容易殺死了羅剎後,巴林發現洞口被封死了,
他費盡力氣搬開洞口大石,回國後卻看到須羯哩婆繼任為王。
想到自己打的半死回來,國王卻換人做做看,當然很不是滋味...
一氣之下就把自己的弟弟須羯哩婆放逐....
也許是委屈,也許是不甘心國王寶座還沒坐熱...
失意的須羯哩婆,在森林中遊蕩時遇見了羅摩與拉斯曼兩兄弟,並結成好友
這三個人就想出如何解決巴林的方法.......那就是"偷襲"這種奧步...
須羯哩婆約巴林到森林決鬥,
巴林也沒想到自己的弟弟是個肉腳,怎有勇氣找他單挑
正好有此機會可以好好修理他,須羯哩婆被巴林打的鼻青臉腫,只差沒有跪地求饒
而一旁的羅摩就從背後偷偷射死巴林....
須羯哩婆回國再次發佈巴林的死訊,並順利地繼承了王位~~~
須羯哩婆為了感謝羅摩的幫助,於是便在棱迦大戰時,率領猴子大軍相助~~
不過這又是另外的故事摟(介紹小吳哥的時候再來扯....)
主殿的部分可能因為某些考量而禁止進入
裡面有些雕刻作品不僅遭竊還受到破壞
這幾尊天神座駕為仿製品...還是遭到壞了^^"
其實女皇宮的雕刻與神話故事還有許多,我只記載這三段...
網路上看到的神話故事內容也不大一樣,都是一種新鮮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