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0
在柬埔寨旅遊的第四天,一早五點左右跑去小吳哥看那看不到的日出之外
回飯店用早餐與稍做休息
直到九點多才又搭車前往羅洛士遺址群參觀
這是在柬埔寨最後一次的看石頭行程
一早籠罩的雲層很快的散去,取而代之的是熱情的陽光
也許是最後的看石頭行程
也許是熱呼呼的陽光
今天的心情顯得有些懶洋洋...
羅洛士遺址群Roluos Group
是現在吳哥遺址的前身所在地,也就是吳哥王朝最初的首都所在地,
被人們看作是高棉藝術的開端,其後的國王才又將王城遷到現在小吳哥(吳哥窟)的地方。
西元八O二年,加亞巴爾曼二世結束了柬埔寨分裂的局面,在靠近羅洛士地區登基為王,
為了試圖將王權神格化,以維持柬埔寨的統一,於是他建廟舉行祭典,是為現今的羅洛士遺址群....
其中包含羅蕾寺Lolei、比列科寺(神牛寺)Preah Ko、巴孔寺Bakong
羅蕾寺Lolei
根據碑銘記載羅雷寺是耶輸跋摩一世Yasovarman I在西元 893 年 7 月 12 號所建的祖先廟。
羅雷寺興建於羅洛士遺址的因陀羅塔塔迦人工湖中央,是吳哥遺址裡第一座該類型的島廟,
不過現在的因陀羅塔塔迦人工湖早就已經乾涸。
塔廟主要以紅磚建造而成,門楣上的雕刻都是在磚上敷泥雕刻而成
前兩座塔廟是獻給父親與祖父
牆上雕刻為手持武器的武士
後兩座則獻給母親及祖母
牆上雕刻則為仙女
比列科寺(神牛寺)Preah Ko
話說西元802年闍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II在 Mount Kulen 開創了吳哥時期,
後來闍耶跋摩二世將國都搬到羅洛士Roluos,
目的是洞里薩湖定期的氾濫所帶來的肥沃土壤,還有這裡更適合防禦敵人。
闍耶跋摩二世在西元850年在這過世。
他的兒子闍耶跋摩三世Jayavarman III繼承王位(850-877),
接下來再傳給他的表兄因陀羅跋摩一世Indravarman I(877-889)
而因陀羅跋摩一世就是建立神牛寺Preah Ko和巴孔寺Bakong的國王。
一個國王登基之後,首先不能忘祖,所以都要先開始建祖先廟,祖先廟建好之後,才再建王國廟。
所以因陀羅跋摩一世上台之後,要豎立自己的威望,掌握好權力,建立神廟是很重要的。
於是他就建了他的祖先廟比列科寺(神牛寺)Preah Ko,來祭拜闍耶跋摩二世 Jayavarman II及他的皇后,
還有因陀羅跋摩一世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和媽媽。
『Preah』的意思是神聖,『Ko』的意思是牛,指的就是那三隻在神廟前的黃牛Nandi
Nandi是濕婆神Shiva的座騎,因此也為它獲得另一個現代的稱號:神牛
畫面中草皮上的石雕像即為神牛Nandi
神廟的中央是六個磚造的塔,分成前三後三的建在不高的塔基上。
神殿離地面蠻近的,是典型的高棉祖先廟的特徵。
前排三座較大較高,這三座塔,中央一座祀奉高棉Khmer帝國吳哥時期的開國之祖加亞巴爾曼二世Jayavarman II
北邊的一座祀奉因陀羅跋摩一世的祖父魯特思瓦拉Rudrecvara,
南邊的一座則祀奉他的父親普立提藩陀跋摩 Prithivindrevarman。
這三座塔正是因陀羅拔摩一世為父系建立的皇室宗廟
排列在後方的三座磚塔,尺度較小,分別祀奉上述三位國王的皇后,可以說是母系宗廟。
中央的塔比兩側的塔要來的高,但是兩側的塔設置的較中央塔來的前面。
後面那一排靠北方的塔要比南方的塔來的接近中央塔,可能是這兩位皇后生前比較要好的緣故。
仔細看磚牆外的雕刻為整塊石頭的石雕作品,並非水泥做的,此廟因為年代久遠
破損極為嚴重....
接著來到巴孔寺
入口處很清楚的寫著這二年巴孔寺的整修是由瑞士來資助
至於天空藍到爆...就怪我在這原本就爆藍的天空還忘了將偏光鏡取下
巴孔寺Bakong
巴孔寺Bakong是第一座以須彌山為宇宙中心概念的建築意向之寺廟建築,主要建築是一座五層的方形錐狀塔
塔中祭奉著濕婆神Shiva,寺廟範圍內另有 22 個小型塔。
塔底下四層所代表的分別是七頭蛇王 (Naga)、金翅鳥王 (Garuda)、羅剎 (Rakshasas)、和夜叉 (Yakshas)的領域
而最上層則是『Maharajas』的住所,也就是國王的居所之意。
塔的下三層角落有大象石雕,但其不完整的程度也僅能稍做辨認而已
第四層周邊則有12個神龕圍繞,階梯越往上階幅越小,階梯旁都有石獅做守衛
這些石獅中有些保存得相當好,似乎古代不論東方西方都喜歡以石獅做為護衛的象徵。
第四層南有保存得很好的淺浮雕裝飾,描述著阿修羅戰敗的故事。
正當我在向神明致意時,那個掌管公司財務的歐巴尚竟然想偷襲我
還好被我發現...同事幫我拍的...有趣的畫面~
巴孔寺最特別的,要算是頂層上還有一個十五公尺高的頂塔,
仔細觀察這頂塔可以發現建築形式和原時期的建物風格大不相同。
事實上,這是屬於吳哥時期的建物風格,也就是十二世紀時的建物,
與原始建物羅洛士Rolous時期的年代相隔了300年之譜,
專家推測很可能是由耶輸跋摩二世Yasovarman II後來加上去的
畫面中的捐獻箱,原本有幾個小朋友在向遊客募捐
也許...中午時刻跑回家吃飯了...
第四天也跑完了所有看石頭的行程
看著口袋裡剩下的幾千塊柬幣....人回家,柬幣就留下來吧~